齐国姓氏的由来
齐国姓氏的由来
说起源自齐国的姓氏,首先想到的便是“周师齐祖”姜太公的后裔姓氏。
姜太公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出生于东海上【史记.齐太公世家】;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
每年的齐文化旅游节期间,齐国故都临淄都要进行声势浩大的祭姜大典。姜太公后裔姓氏家族的代表齐聚临淄,追根寻源,祭祀他们的祖先——— 齐国的开国君主、齐文化的奠基人姜太公。其场面庄重肃穆、隆重热烈、亲情浓郁、盛况空前。
姜姓是我国较好古老的姓氏之一。炎帝之姓。炎帝姓姜,神农氏后来衍生出“吕氏”,并建立齐国。另有一支封在纪国,衍生出“纪氏”。此后,姜太公后裔姓氏繁多,大致上有以下姓氏:
单 姓
姜、吕、许、谢、纪、齐、强、尚、封、左、薄、赖、逄、申、向、文、骆、充、连、国、饶、盖、丁、阚、易、崔、高、章、贺、柯、卢、井、富、栾、厉、桓、景、柴、聂、查、庆、丘、戎、郦、畅、谷、浦、移、麻、孝、懿、灵、晏、平、檀、闾、即、棠、竹、强、襄、汲、年、邱、甫、芮、楂
复 姓
淳于、东郭、太公、将具、丁若、乐利、申屠、高堂、东宫、仲孙、齐季、子雅、公旗、子尾、子乾 、子工、子夏、雍门、闾丘、卢蒲、卢门、翰公、公牛、公牵、臼季、左丘、闾公、公纪、余丘、车门、虞丘、南郭、北郭、於陵、章仇、三苗、百里、子囊、子旗、士孙、西郭、南史、东闾
起源于齐国的姓氏不仅姜太公一脉。还有田氏一脉。
齐国田氏的后裔姓氏41个:
1田姓 2敬姓 3芒姓 4梧姓 5孙姓 6穰姓 7子尚姓 8占姓 9辱姓 10威姓 11靖姓 12胡母姓(胡毋姓) 13母姓(毋姓) 14胡仰姓 15文姓 16薛姓 17尝姓 18陆姓 19法姓 20安平姓 21 五王姓 22於陵姓 23光姓 24陈姓 25王姓 26排名较好姓 27排名较好姓 28排名较好姓 29排名较好姓 30排名较好姓 31排名较好姓 32排名较好姓 33排名较好姓 34第姓 35五姓 36伍姓 37车姓 38妫姓 39姚姓 40申姓 41兵姓
田齐四王冢(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齐襄王)
齐国名相管仲的后裔姓氏有3个:管姓、阴姓、拜姓
春秋时齐国大夫福子丹之后:福姓
战国时齐国国相储子之后:储姓
战国时齐国某疏姓大夫之后:疏姓、束姓
战国时齐国大臣貂勃的后裔姓氏:刁姓 、貂姓
西汉时期临淄大商人姓伟的后裔:“姓”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ngyuan456.com/shzs/1745187778266554.html